安迪·沃霍尔(Andy Warhol,1928.8.6-1987.2.22,港台地区译为:安迪‧沃荷)被誉为20世纪艺术界有名的人物之一,是波普艺术的倡导者和领袖,也是对波普艺术影响大的艺术家。他大胆尝试凸版印刷、橡皮或木料拓印、金箔技术、照片投影等各种复制技法。沃霍尔除了是波普艺术的领袖人物,他还是电影制片人、作家、摇滚乐作曲者、出版商,是纽约社交界、艺术界大红大紫的明星式艺术家。
1928年8月6日,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匹斯堡,是捷克移民的后裔。沃霍尔从小酷爱绘画,曾在卡耐基技术学院(Carnegi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)学习。1949年(21岁)他离开匹斯堡去纽约寻找发迹机会,他明白要在美国的视觉艺术上获得成就,就必须让人们看到他知道他的存在,大众传媒给了他许多启示。1952年,他在纽约以商业广告绘画初获成功逐渐成为著名的商业设计师,他设计过贺卡、橱窗展示、商业广告插图,这些经历决定了他的作品具有商业化倾向的风格。他的作品于该年在纽约崭露头角,在著名的工作室“工厂”(Factory)内聘请了一组工作团队,摒弃古典艺术,立志从事于颠覆传统的概念创作。“大量复制”当代著名人物的脸孔就是其中之一,将浓汤罐头与可乐瓶化身成艺术品也广泛为人所知。
1954年,沃霍尔首次获得美国平面设计学会杰出成就奖。1956年和1957年他连续获得艺术指导人俱乐部的独特成就奖和高成就奖。1962年他因展出汤罐和布利洛肥皂盒“雕塑”而出名。这一时期开始,安迪实验拍摄了很多电影。作为20世纪波普艺术的著名代表人物,他“歪曲或包装“过毛泽东、玛丽莲·梦露、地下丝绒(the Velvet Underground)乐队、可口可乐、美元和Chanel No.5香水。尤其是他对地下丝绒乐队的设计,令这个乐队成了音乐史上唯一可以媲美“披头士“的奇迹,而地下丝绒乐队自此就没有停止过他们对这个世界及其文化的影响。
少年时候的沃霍尔已是个锋芒毕露的艺术学生,在师长的鼓励下,决定到纽约这个艺术熔炉一闯。初只为书刊负责插图设计工作,但很快便在纽约流行艺术界打响名堂,出众的风格是透过丝网印刷手法和不断重复影像,将人物化成视觉商品,代表作包括《玛丽莲·梦露》、《金宝罐头汤》、《可乐樽》、《车祸》、《电椅》等,这些作品都在沃霍尔开办的纽约影楼(The Factory)中,经一些业余助手大量生产和复制,mass production总是沃霍尔的流行艺术观中不能或缺的指标。至六一年,沃霍尔已被誉为是继Dali及毕加索后另一位前卫艺术界名人,不论是一卷厕纸或一个厕板,只要盖上他的印章,随即便时髦起来!
他的绘画图式几乎千篇一律。他把那些取自大众传媒的图像,如坎贝尔汤罐、可口可乐瓶子、美元钞票、蒙娜丽莎像以及玛丽莲·梦露头像等,作为基本元素在画上重复排立。他试图完全取消艺术创作中手工操作因素。他的所有作品都用丝网印刷技术制作,形象可以无数次地重复,给画面带来一种特有的呆板效果。沃霍尔的绘画中常出现涂污的报纸网纹、油墨不朽的版面、套印不准的粗糙影像,让人像看电视一闪尔过,而不是欣赏绘画般仔细观看。
联系方式
电话:412.237.8300
电子邮箱:information@warhol.org。